教你治余恐系列二:
余光恐惧症到底是什么?判断标准是什么?
No |
内容 |
页数 |
1: |
余恐一阶段: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只是感觉自己的余光有问题 |
1 |
2: |
余恐二阶段:对手的面目搞不清楚,艰难地自救 |
1 |
3: |
余恐三阶段:知道是余光恐惧症名字,被各路猪队友坑的开始 |
1 |
4: |
余恐四阶段:热心网友的相互取暖 |
2 |
5: |
余恐五阶段:各大疾病中心主任医师粉墨登场 |
2 |
6: |
余恐六阶段:一般心理咨询师无法帮到你 |
2-7 |
7: |
余光强迫症的本质和标准到底是什么? |
7-9 |
前言
Hi,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是余恐专家团队,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余光恐惧症到底是什么?判断标准是什么?
在给出答案前,我请大家回想下自己得余光恐惧症的几个阶段。这样大家才会明白这个答案的重要性。才会真正去思考这个答案和自己的关系,免费的知识不值钱,能切实帮助到别人的知识是无价的,节省时间,少走弯路。
1. 余恐一阶段: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只是感觉自己的余光有问题
我相信,痛苦,糟糕,很多负面的情绪开始冒出来了。没错,当初的你可能因为不敢正眼看老师,偷偷地余老师,或者余了自己亲爱的姑娘,再或者,你控制自己的目光,不让它看某个东西,或者某个人,控制失败后,慢慢的,你觉得自己的余光好像跟以前的自己不一样了,跟别的同学也不太一样了,余光里开始出现以前没有的事物了,你的目光好像很容易被一些人或者事物,像磁铁一样深深的吸引住。开始对周围的同学产生影响了,变得孤立,紧张焦虑,这个时候,你基本进入了余光强迫症患者的第一阶段了,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只是感觉自己的余光有问题。从此,你开始了对这个你还没搞清楚的对手开始了为期数年的战斗,然而,你连他的真面目都不知道,一阶段的你必然被他伤得遍体鳞伤。
2. 余恐二阶段:对手的面目搞不清楚,艰难地自救
对手的面对都搞不清楚,但是没有一个余光恐惧症患者是最初都放弃的。开始了艰难得自救之旅,很多同学的思路是这样的,开始假设自己的目光有问题,这是最显而易见的,也是最容易入手的地方,很多人开始觉得既然自己的余光有问题,那么我控制住不就好了,开始了拼命的控制,然后这并没有任何用,因为这不是余光强迫症的真面目。其实很多余光强迫症患者,有五年,十年,甚至三十多年的,都还在靠控制自己的余光,躲避自己的余光过日子,不清楚余光强迫症的真面目,如何能够救好自己呢。
3. 余恐三阶段:知道是余光恐惧症名字,被各路猪队友坑的开始
恐惧症患者在现实中遭遇的概率有多低,很多人难以想象,基本不可能,所以很多人了解到这个症状,基本是在互联网上,无意中百度到了余光恐惧症,如获至宝,好像第一次知道了这个东西是什么,很多人,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在注视某人或者某物时,觉得自己控制不住地同时在看旁边的人或者物,注意力总是被余光所及的旁边之人或物体所吸引,无法自由地移动自己的目光。在这种恐惧心态下,会更加关注自己的余光,也容易产生更多的预期焦虑,即担心余光出现,导致症状的恶化,演变成余光强迫症。”这段话,对于强迫强迫症的表面现象,描述的格外正确。对很多医生,心理学机构之所以能够骗到你们,就是因为对于余光强迫症的表面现象描述的格外正确。因为这不就是你生活的日常嘛。然后这段话你们听了毫无感觉,或者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因为它不是从本质上告诉你余光强迫症到底是什么?俗话说,什么人最容易被坑,稍微懂一点,又没那么懂得人。你们从没想到过,这么一点点所谓的知道,就是你们被各路自己也没搞懂的猪队友坑爹的开始。
4. 余恐四阶段:热心网友的相互取暖
至少知道了余光恐惧症表面是什么,很多余友,开始逛各种贴吧,余光恐惧症吧,我在里面发了一遍有深度的文章 ,阅读人数已经上千了。然后我看到很多吧友更喜欢的是去那些叙述自己悲惨经历的帖子里相互安慰,问有用的经验,请问,两个相互都没弄清楚余光强迫症是什么的人,能够分享出什么经验。贴吧里的那些文章,真的是,说实话,群主都看不下去,逻辑混乱,无效的知识一堆。
要么加入各种所谓的群,群主基本不答疑,群友之间比比惨,相互斗斗图,倒也是蛮开心的。
我在这里要问了,你们付出了这么多时间,有没有明白你们真正的敌人,余光强迫症到底是什么?你们搞清楚了吗?
5. 余恐五阶段:各大疾病中心主任医师粉墨登场
很多我的学生,不了解自己的症状,但是只是知道自己这个是心理疾病,有病去医院啊,多么人之常情的东西。但是同学,你连余光强迫症的本质都不知道,然后医生询问你病因的时候,你还要告诉他你的症状。不好意思,你们俩属于两只都不清楚状况的老鼠,医生带着权威的标签,想怎么忽悠你就怎么忽悠你,他不懂,他必然会装懂,然后给你开各种药。我的学员吃了抗抑郁的药,抗精神分裂的药,但是咨询就只有十分钟,小自己本身是余光强迫症患者的人,才能做到的事情,这些医院的心理医生,我打一个问好了,首先他们是全科医生,抑郁症,精神分裂,强迫症,全都了解。余光恐惧症,在强迫症里面属于那么冷门的分支,他能立马了解,我觉得概率跟买彩票差不多了。其实到这里,大家也发现了,余光强迫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个最不起眼,最容易忽视的问题,一直都没有被大家理解。
6. 余恐六阶段:一般心理咨询师无法帮到你
慢慢地,余友开始意识到,这么下去,自己的余恐好像还是不行,想找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然后他们一直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你自己连余光强迫症的本质是什么?你连你的敌人是什么样子的都不知道,你怎么确定,你找的队友,是在帮你,还是在坑你。而一般的心理咨询师通过常规的理论和时间,用俗称的通论来解决针对性问题,你会发现一个特点,1个小时的互动,咨询师的回答通常不超过5分钟,因为这是超过他专业范畴的问题,当然咨询师没错,他只能选择先聆听,然后在从侧面给一些建议,而最终你的感受是,如果要这样治下去,到底要多久?,需要花多少钱才能治好?。
7. 余光强迫症的本质和标准到底是什么?
长期对于余光的不合理评价的想法导致的注意力过度关注的条件反射,这里的条件反射是指不合理的想法,导致紧张的情绪,为了缓解紧张的情绪,反而引起的注意力过度。
这句话,朋友们一看也会懵逼。我们开始分解。
(1)长期:这个条件反射已经被很长时间执行了
不合理的想法:
l 我的余光可能会对别人产生影响。
l 我想验证下我的余光是否对别人产生影响。
l 别人的难受的反应是我的余光导致的。
(2)注意力:
Ø 余光的范围是270度,你视线270度范围的东西,你都有能力可以看到。但是你当下看到什么就是你大脑选择的过程,你大脑选择你的注意力去哪里。
Ø 你看到什么,不是你的眼睛真的看向哪里,而是你的大脑把注意力放到哪里。你的注意力好比是100分光源,你看向正前方,是270度均匀的,光源很分散,但是你比如看到一条小狗,你想关注这个事物,大脑选择了小狗,这条小狗身上就集中了大部分的注意力,这条小狗就在你的视线里被注意力点亮了,就当下就关注到了这里。
Ø 其他地方的光源如此弱小,以至于你根本看不到,但是其他地方的事物,也一直在你的视线里,只是你的注意力没有放过去,所以你当下看不到他们。比如一个正常人或者你之前,余光里的事物也在你的视线里,只是只有5的注意力在那里,光源太弱了。如果你没感觉
Ø 余光强迫症患者的余光里的事物的注意力是15,比正常光源稍微强一点,这是你最初经历的应激性事件导致的,你经常用余光看人或者控制自己的目光不要看人。
(3)过度关注:
过度关注前
Ø 通常我们对于当下关注的事物会给予70分-80分的注意力,余光里的事物给5分的注意力,按照上面的光源理论,其实余光里的事物光源很弱小,几乎不被大脑选择,
Ø 但是很多余友都有一个余光看人或者控制余光不看人的应激事件,导致你对余光里的事物放了15的注意力,所以你在做你当下要做的事情的时候,你对余光里事物的关注度,要比以前高一些。
Ø 而这就是余友们常说的对余光里的事物感觉不舒服的最初的根源。因为以前余光里的事物只有5的注意力,光源很弱小,现在上升到15了。
Ø 其实如果你不在意,并不影响你当下要做的事情,因为做好当下要做的事情只要70-80分的注意力。
过度关注过程的发生
你的在余光里的15的注意力是一切起源的罪魁祸首
当你感觉不舒服,你会向下面一样思考
l 我的余光可能会对别人产生影响。
然后你继续产生下面的思考
l 我想验证下我的余光是否对别人产生影响。
然后你看你的大脑选择了什么,余光里的事物或者人,按照光源理论,注意力向余光里的事物集中,余光里的事物的注意力从15变成了50,你当下关注的事物的注意力减弱为50。
这个时候,你对余光里的事物更加介意了,你产生了下列行为
l 我要控制自己的余光不去看余光里的事物
恭喜你,你的大脑再次选择了余光里的事物,注意力再次集中向余光里的事物。
你余光里的事物的注意力变成70,当下要做的事情上就只集中了30的注意力
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在正常人做当下该做的事情需要70左右的注意力,余光里的事物的注意力在30左右,是可以做好当下要做的事情的,而你对余光里事物的介意,导致你的注意力不断向余光里的事物聚集,导致注意力不停地关注过去
正确的操作
大脑选择什么,注意力就像哪里集中,你要做的事情是,带着对于余光的紧张情绪,比原来5注意力的余光里的事物稍微敏感的感觉,因为余光强迫症患者对于余光里事物的注意力在15左右,继续关注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要让注意力不断被余光里的事物牵扯,这是治疗的核心,所以实践也是围绕这一过程。
余光强迫症的标准
l 想法层面
(1)我的余光可能会对别人产生影响。
(2)我想验证下我的余光是否对别人产生影响。
(3)别人的难受的反应是我的余光导致的。
l 情绪层面
(1) 未进入场景担忧
(2) 场景内紧张
(3) 事后自责
l 行为层面
(1) 注意力不断被余光里的事物吸引,无法做好当下该做的事情
(2) 低头,扭头控制余光,逃避
l 时间层面(条件反射)
(1) 长期的各种担忧的想法
(2) 长期的紧张情绪
(3) 长期的目光被吸引,和控制自己余光的行为
l 本质层面
(1) 注意力过度关注
(2) 条件反射:场景-不合理对于余光的想法-紧张情绪-注意力过度关注的行为